屐齿旧香,尘纱残墨,游蓬芳事如水。故家烟月在,耐得阑干倚。
提携自怜影底,有东风、伴人垂泪。梦里婵媛,劫馀莺蝶,知我擘笺意。
天涯望春归矣。问寻香杜曲,新恨谁理。眼看诗酒瘦,应接鹃声里。
莫教秉烛西园夜,但攀摘、寻常桃李。须记起。春根在、千红旧地。
玲珑四犯 依白石双调,题春明花事词后。唐代。朱祖谋。 屐齿旧香,尘纱残墨,游蓬芳事如水。故家烟月在,耐得阑干倚。提携自怜影底,有东风、伴人垂泪。梦里婵媛,劫馀莺蝶,知我擘笺意。天涯望春归矣。问寻香杜曲,新恨谁理。眼看诗酒瘦,应接鹃声里。莫教秉烛西园夜,但攀摘、寻常桃李。须记起。春根在、千红旧地。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朱祖谋。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怨歌行(二首)。元代。梁寅。 云母屏风零露凉,蒲萄锦衾残月光。羞看绣帐双鸳带,徒费薰衣百和香。
送陈任夫司训天台。明代。区大相。 闻子谈经处,高斋连翠微。明霞胜绛帐,飞瀑浣儒衣。白日松坛静,春风鼓瑟希。闲携童冠出,华顶咏而归。
喜闻秦蜀捷音同说岩赋。清代。李天馥。 鸟道艰难阻碧鸡,孤城一片陇云低。绿林初保黄花谷,赤帜遥连白马氐。空壁雄风频逐北,护军声价又安西。霓旌光启蚕丛路,从此长鲸詟水犀。
中秋无月和廷信。明代。庄昶。 乾坤今夜月,本色共青天。纵有三更雨,能遮万古圆。妖蟆徒自绝,顾兔岂谁怜。老我浮云眼,寻常北斗边。
仙源即事三首。宋代。王镃。 鼎沸秦汤满世间,恨无凉雨洗松关。道人识破先天易,又欲携包过别山。
忆秦娥(初春)。宋代。杨万里。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秋感。清代。王鸣盛。 江近凉风早,楼高野色閒。秋声先在树,云气不归山。雄剑对尘匣,新霜点鬓斑。萧晨感凄紧,独坐忆乡关。
翠陪方何诸人后庵谢客纪事。宋代。王洋。 后山客馆报聘礼,野寺僧瓯当酒茶。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贪涨不容沙。草间翁仲今尘迹,雪后江梅是故花。一扫穷愁无不足,方知谋醉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