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
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腊月六日雪 其一。唐代。黄廷用。 邦人不见雪,三十有三年。地拆炎方异,天垂瑞泽偏。檐前堆不树,海上寂无烟。稚子欢岐路,渔翁泊钓船。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和提点少卿喜雪诗韵 其二。宋代。彭汝砺。 同云漫不见津涯,雪雾参差似一家。辛苦宋人成楮叶,殷勤驿使寄梅花。润沾南亩从横阔,寒助西山晓夕佳。三白更同千乘喜,屡丰吾亦有光华。
清平乐·夏日游湖。宋代。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虞童子七岁能诵书部使者闻诸朝既至京师会更制不果试其归也以二小诗送之 其二。宋代。韩驹。 不作西京童子郎,时人已自识黄香。还家更诵五千卷,十八重来诣太常。
罢官後初还襄城弊居述怀十韵回寄洛中旧寮。宋代。欧阳修。 路尽见家山,欣然望吾庐。陋巷叩紫扉,迎候遥惊呼。儿童戏竹马,田里邀篮舆。春桑郁已绿,岁事催农夫。朝日飞雉雏,东皋新雨余。植杖望远林,行歌登故墟。夙志在一壑,兹焉将荷锄。言谢洛杜友,因招洛中愚。马卿已倦客,严安犹献书。行矣方于役,岂能遂归欤。
拟古十三首 其十二 孟冬寒气至。宋代。洪适。 孟冬寒气至,冲风一何厉。宿楚失故阴,思虫柱哀喙。客来门冬冬,袖有尺书遗。一读泪先零,再读心已醉。妾如初开花,君如长流水。花挽水回难,水捐花去易。流水何时休,春荣难久恃。
满庭芳 用徐君宝妻韵 见谭献《箧中词》。清代。郑蕙。 三月烟花,二分明月,香车陌上如流。变来今日,犀甲带吴钩。何日王师雨洗,长驱入、迅扫貔貅。危城里,天荆地棘,不是等闲愁。长淮三百里,回头一笑,梦也休休。幸分飞两地,翻谢河洲。自顾此生安寄,问前生,著甚来由。只馀得,青磷碧血,何处十三楼。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其三。明代。湛若水。 □瓮浇花岁月深,花不肯发愁予心。闭门捲却皋比□,读易无言对至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