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晚过西湖。唐代。谢榛。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再过娄江访二王先生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拂曙吴门一棹开,寻真何啻入蓬莱。苍虬欲傍遥天下,黄鹄仍看大海来。玉树双茎悬帝坐,琼花万里落仙台。亦知樵斧千龄易,敢道平原十日回。
满庭芳 藏头。金朝。王哲。 莫驱驰,公全道,来真性明光。谁知得,便是水中霜。应相从相见,人悟,物物俱忘。中有,华耀处,怎奈被云藏。详。语锐田,起屋震,地安房。教认清外,别蕴馨香。射昆山片玉,风共、谁话琅琅。辰动,阳佳节,金菊满庭芳。
点绛唇 己卯。近现代。刘永济。 惊燕天涯,颉颃难定营巢处,柳凄花楚,来听蛮春雨。玉想云情,寂历荒村住。君知否,酒垆行酤,中有神仙侣。
送衣还石泓弟 其二。宋代。张埴。 所不贷人惟世道,最无穷处是天机。昂藏池上霜枫树,寒冷年年著锦衣。
塞上杂诗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胡儿追野马,迸蹄若惊鸿。一马带双箭,堕我边壕中。敢望不敢近,踟蹰各按弓。抽身复北去,天寒沙碛风。
挽何同德。元代。邓雅。 一代衣冠士,平生铁石心。有才乖世用,多难祗愁吟。岁月容华老,风霜肺病侵。不堪埋玉树,痛哭泪沾襟。
送李衡。唐代。任翻。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送庄得全编修予告还湘川。明代。区大相。 春风黄鸟期,春日复多思。况当千里别,更作几重悲。绿蘋通远意,白芷动芳词。离恨樽前在,纷纷看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