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才业本无能,恋阙情怀老不胜。
欲过龙津重回首,朣胧初日上觚稜。
离京作。唐代。寇准。 致君才业本无能,恋阙情怀老不胜。欲过龙津重回首,朣胧初日上觚稜。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二。明代。袁宏道。 梦回青草峡,人远细腰宫。意气争欣锷,文章宝大弓。白头耽月露,苍简注鱼虫。墨老研秦土,衣宽变鲁风。苔文镌翠壁,兰楫十丹枫。山市烟如滴,溪潭影似空。饮猿知接臂,言鸟解呼公。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异书搜古穴,珍茗出筠笼。北海林中白,彭宣座上红。拔钗妻子怒,识字小儿聪。著述门常掩,微风语断蓬。
七夕钝轩集同人祭苍翁于隐学山房 其三。唐代。全祖望。 正翁洵旧德,屝屦几倾家。掉首辞尘劫,低眉诵法华。薇应清似粟,梅亦大于瓜。此日陪灵驭,宁惭传望槎。
别宋斌文叔。宋代。刘克庄。 天下书无数,君专治四书。因留精舍久,遂向举场疏。山路挑包去,秋风罢讲馀。故园荒草合,似欠一番锄。
遣兴。宋代。方岳。 老去犁锄易作劳,藤阴才午卧衡茅。须眉甚古松当户,羽翼初成燕出巢。安所归乎惟酒隐,宛其老矣只诗豪。忍穷不欠鱼羹饭,每向人间笑独高。
木犀二绝句。宋代。杨万里。 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吹残六出犹余四,匹似天花更着香。
草店。明代。黄衷。 迢遥周道净轻尘,此去荒州始号均。几户衡茅犹带雪,两行官柳欲回春。儿童惯识朝山客,租赋全轻化国人。颇觉楚封真不迩,南雍乡土即西秦。
满庭芳 日内瓦湖畔残夜闻歌有感。近现代。吕碧城。 倦枕欹愁,重衾滞梦,小楼深锁春寒。笙歌绕院,咫尺送喧阗。想见华筵初散,怎禁得、酒冷香残。空剩了,深宵暗雨,淅沥洗馀欢。愁看,佳丽地,帷灯匣剑,玉敦珠槃。怕人事年光,一样阑珊。慢说霓裳调好,秋坟唱、禅味同参。疏帘外,银澜弄晓,江上数峰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