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
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
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
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九月十六日自许昌回至京师胥平叔宋中道迓于。唐代。梅尧臣。 今日至国门,二子来迎我。适遇信陵冢,冢棘秋叶堕。翩翻随人飞,拂马右或左。谓此独无情,亦与吾意可。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风林纤月落 其二。明代。袁宏道。 轮浅虚笼树,兮斜乍避鸾。一痕光浅艳,万井气森寒。耻作妆奁喻,聊为烟水看。江湖多钓侣,时与校鱼竿。
水调歌头 其四 丙子中元后风雨有感。宋代。葛长庚。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泽国蓼花红。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吴江波上,烟寒水冷剪丹枫。光景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回首鹫巢空。铁笛一声晓,唤起玉渊龙。
郊行戏效东坡吃语。明代。李东阳。 荆扃棘径俱交加,涧葛胶结兼菰葭。剑歌击角叫急景,车毂过冈经几家。郊居近稼价减谷,江馆隔期归及瓜。感今激旧更矫顾,关骑惊劫惊孤笳。
欧桢伯贻桂树。明代。梁有誉。 岭峤空传八桂林,汝多双干自丹岑。高枝寒拂星榆影,侧叶晴分若水阴。仙客偶从庐岳遇,词人谩向小山寻。何如岁晚幽窗下,金粟香飘对苦吟。
雪。清代。李宪皓。 薄醉冲寒跨驴出,霜木峥嵘村舍寂。野田无物饥鸱愁,溪路冻合凿冰汲。新诗得意正森爽,朔云压脑转昏黑。初向驴子前头见,率然三点五点白。不翼而飞何处来,塞空已并此身入。北极应摇斗柄注,东宿自张箕舌吸。侧闻玄冥气不交,此时天上亦寒栗。研珠屑玉劳精神,被山冒岭费筋力。上帝岂不乐无为,或言万姓乞膏泽。下界小臣同井蛙,仰窥妄以私意测。道旁冻叟僵欲死,且愿被褐负暄日。
西林寺赠别无味空二上人。明代。谢元汴。 婆娑古树侧,奈宛逢西崩。半日荼香寂,诸天空色澄。明明夫子事,炳炳一心灯。爱尔若霜竹,泥洹吾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