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舟中。唐代。庄昶。 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西村。元代。周权。 松声翠气薄吟衣,曲径盘盘护槿篱。野碓舂泉分涧急,山钟送曙出云迟。人家绿艾端阳节,天气黄梅细雨时。刈麦稼秧农事足,西郊生意绿无涯。
拟寒山四首 其二。宋代。释守卓。 一念通真际,尘尘秘藏开。当头谁是主,撒手自为媒。大海收毛孔,神珠隐蚌胎。此时知佛祖,犹向外边来。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宋代。刘克庄。 举世尽兄孔方,无人敢卿五郎。客喜大夫粪苦,奴夸太尉足香。
题单太守《崂山绿石》。清代。李宪噩。 谁凿东崂骨,巉岩一片分。宝光曾近海,山性欲生云。压径迷莎影,临阶合藓纹。怪来最清澈,相对有虞君。
考宗皇帝挽词。宋代。陆游。 代邸膺图日,临朝涕泗横。诚心非外饰,至孝化群生。高庙联龙衮,思陵接柏城。平生奉亲意,一理贯幽明。
塞孤 用乐章集韵二解 其一。近现代。周岸登。 黯魂销,折柳声初歇。可奈骊驹催发。十里长亭千里别。听倦鸟,呼泥滑。山城晚,噪昏鸦,江练晓,疑新月。度关山远,旌旆风裂。蒙段古柏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