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游庐山。唐代。张元干。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送衡武陵赴阙。宋代。郭祥正。 夫君老文学,国士尽知音。往奏相如赋,休怜阮籍吟。一樽江上酒,千里日边心。人问武陵事,桃花春水深。
卜算子(端午)。宋代。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阁皂峰头半朵云,化为道士到吾门。问渠真个如云懒,为许随风处处村。
将至兰溪夜宿沙浦。明代。徐渭。 中夜依水泽,羁愁不可控。远火澹冥壁,月与江波动。寂野闻籁微,单衾觉寒重。托踪蒲稗根,身共鸥凫梦。
再入城,宿张氏庄,早起,进退格。宋代。杨万里。 梦觉月如昼,误惊天欲明。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山轿已十里,谯门才四更。脚根岂无火,须上也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