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菩萨蛮·梅雪。唐代。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河水曲折,河水弯弯,飞鹭双双对对,在那碧波上回旋。哪儿有他乘坐的归舟?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独立江边小楼。上天都憎恨梅花,开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盖梅的枝头。在幽凄的深院,卷帘看外边,真痛惜寒江上正在归来的那条船。
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河。
浪发:滥开。
此词咏梅雪,而实为羁旅别情之作,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有人说作于周邦彦入太学时期,但没有确证。
此词咏梅雪,而实为抒羁旅别情,并暗含飘零不偶之慨。首句大笔渲染,雪岸苍茫,随江蜿蜒,状如银河,“三千曲“极言其逶迤不绝。第二句呈现一幅腊去春尽的景色,晴光淑气,凛冽中透露出生机。由此引发出归思,化用柳永《八声甘州》的词,语淡情浓,耐人寻味。下片由雪下梅引出闺思。上天讨厌梅花的纵情开放,所以降大雪将花封盖。你卷帘既见院里雪下之梅,当知江上寒中之我,你我心照可矣。表达了相思之苦。全词八句,可谓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见。上下呼应而无痕,情景浑融而莫辨,既工巧而又浑成,工巧之至,即为浑成。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木有虫。明代。袁华。 木有虫,声簌簌。啮木为粮,穴木为屋。风雨不漂摇,淫淫饱淹育。兽罹网罗鱼毒食饵,木中之乐那可拟。尔虫慎勿使穴穿,穴穿身露。集蝼蚁啄木,飞来不贳汝。
春日闲居 其二。明代。袁宗道。 不才敢拟子云玄,索米金门又一年。风味渐随双髻减,天真犹仗一樽全。破冰滴砚展笺易,扫地安单夜坐禅。闲洗时瓶烹岕茗,故人新寄玉山泉。
答何子问讯三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仲夏辞梁地,中秋出夏台。醉行燕市月,留滞菊花杯。日暮千行泪,天寒一雁来。亦知张季子,不为食鲈回。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三十六。近现代。吴玉如。 轻移忍泪为装裹,合眼舒眉肤若冰。甘后玉人今莫妒,心词密誓两难凭。
寒郊。清代。张凤。 岁晚百端集,寒郊生远心。晴烟明野寺,旭日冷松林。云树极空净,川原入望深。关荆善图画,会向此中寻。
念奴娇 闻雁。清代。陈维崧。 金风凛凛,将冷雁、糁下半天烦恼。拚逐征南诸将帅,飞透黄榆白草。万里边愁,一行兵气,辛苦凭谁道。遏云裂石,数声横度林表。我且缓把一樽,水明楼畔,侧听心如捣。响带秋砧偏觉惨,更犯几般曲调。南浦烟深,后湖阴重,月挂关门小。不如北去,苏卿雪窖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