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唐代。李攀龙。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送陈太祝使江浙收礼器乐书二首 其一。元代。贡师泰。 天子齐明奉宗庙,容台祇饬备仪章。云雷出地雕彝鼎,日月悬天画衮裳。驿骑昼停山木荫,船窗风度水花凉。过家莫醉红楼月,上国回鸾欲禘尝。
简揭克英府幕。明代。薛瑄。 闻道徵租日正忙,暂移行幕驻僧房。红莲泛水浮朝彩,绿树摇风引夕凉。公暇不妨寻好句,讲时端复炷名香。好将宽政安黎庶,留取功名汗简光。
过封邱见熊主簿。宋代。洪皓。 封邱封父国,繁弱大弓良。人器今安在,兴衰古不常。画旗连卫滑,绘句得高张。里干黎元少,兵戈畎亩荒。蓬深饶雉兔,日夕下牛羊。富庶思畿甸,衣冠迩帝乡。故人居沪落。新令喜商量。失意惩□□,销愁痛引觞。离家多岁月,去国几星霜。种种心俱短,悠悠道且长。何须论出处,祗合谨行藏。俟命宜居惚,安时强激昂。勾稽迷簿领,陶写赖篇章。后嗣从渠分,前程问彼苍。君无须贾恋,我乏陆生装。璺鼓囚方释,班荆语未忘,前身愧苏武,异县识仇香。话虽伤怀地,潸然出数行。
上南行十二首。元代。方回。 初过城南门,即过城下渡。岂无小笋舆,未若且徒步。霜重船板滑,水涸岸石露。我老人不识,小让樵者路。
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宋代。王安石。 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送高仪部谪中部令。明代。余继登。 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
初度。宋代。杨公远。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来开阁自平津,几见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东都饮饯辞供帐,南驿乘符速去轮。归到宜春酒应熟,散金惟欲会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