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成抵用,半供忙走半闲过。
挑灯又守今番岁,对酒愁听去日歌。
平世及知更事少,穷身惟恐受恩多。
尽情试检床头历,奈尔匆匆此夜何。
丙辰岁除。唐代。文徵明。 二十七年成抵用,半供忙走半闲过。挑灯又守今番岁,对酒愁听去日歌。平世及知更事少,穷身惟恐受恩多。尽情试检床头历,奈尔匆匆此夜何。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张山人游吴留一月以诗画为贽赋此赠之。明代。王世贞。 南中平子雅三绝,来向吴江歌四愁。自谓暂因双凤住,不然归作五羊游。玉壶小醉阊门月,银管长骄艺苑秋。莫问区区借名姓,此生端拟不惊鸥。
送芊希曾入江西宪。元代。成廷圭。 岸柳汀花几送迎,买舟谁信客囊轻。真金百炼色不改,宝瑟再调声更清。直气犹能唾奸佞,苦心宁肯负公卿。间关世道谙应熟,终保乌台好姓名。
捕盗宿高山夜雨。明代。邓颙。 夜宿高山古庙坛,愁闻滴沥雨声寒。自知处险非常计,争奈苍生殆不安。
赠游金陵三首 其三。明代。郑学醇。 青溪馆前江月明,桃叶渡头江水清。莫向酒垆听玉树,谁能不起客中情。
渔家傲 和。元代。许桢。 青入西山烟渺渺。天机只在菰蒲杪。风解冰澌融小沼。人静悄。一声何处啼山鸟。杖策寻芳逢野老。草芽柳眼明残照。归到圭塘还独钓。心事了。箫声缓和渔家傲。
陕中作。唐代。蔡希寂。 西别秦关近,东行陕服长。川原馀让畔,歌吹忆遗棠。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更怜栖泊处,池馆绕林篁。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唐代。元稹。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