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
奴儿。又有行期。你去即无妨我共谁。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掘井为盟无改移。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
沁园春。唐代。黄庭坚。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奴儿。又有行期。你去即无妨我共谁。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掘井为盟无改移。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秋兴。明代。张孟兼。 白露盈盈上碧枝,蒹葭正老月明时。危楼独倚听歌细,静榻孤眠琢句迟。历乱松栖乌梦幻,纵横枫落鹿踪迷。琅玕戛玉千竿外,疑有高人住水湄。
入山。明代。姚文然。 积雨喜微霁,箯舆便出城。绿深山径合,白涨野桥平。近竹烟初上,穿林犬故迎。半年成契阔,深负买山情。
吹笙。明代。何景明。 寂寂花宫月,何人吹玉笙。响从银汉落,清遏彩云行。夜静疑天籁,更深入梵声。幽心与禅意,凄切转关情。
开先寺。宋代。陈舜俞。 山门屹屹横青嶂,岩屋霏霏带紫烟。千尺老松当大道,一条飞瀑落中天。重来览物应相识,此地寻僧似有缘。自谓读书非俗客,谪官犹得近林泉。
癸卯三月十九日润州客舍同潘江如小饮述怀四十韵。清代。方文。 与君定交初,乃在乙酉春。是时杨贵竹,开府京江滨。其性颇好客,客来多俊民。史邢暨万宋,才华更清新。日夕造君庐,披豁任天真。君尤笃爱我,相对但含颦。私忧南国乱,汲汲谋隐沦。遥指莺脰湖,水乡风俗淳。从无兵燹患,乐彼渔樵人。三月十九日,先皇之忌辰。同登北顾山,仰首号苍旻。野老或见怜,朝士反见嗔。俄而江北岸,鼓角声振振。君先挈妻子,湖村依所亲。我亦携小妇,追随为比邻。此地既幽僻,可以长垂纶。君复有远图,舍我游越闽。三岁始归来,道路罹百屯。我适无所为,卖卜润城闉。一见喜欲狂,茅屋共宵晨。曾将卖卜钱,买酒醉千巡。无何江上别,东西各风尘。弹指十二年,迥若吴与秦。己亥黄河边,邂逅疑有神。因过范生宅,连床话经旬。赠答非一篇,相期保松筠。别后又五载,闻君家益贫。田园被侵夺,赋税犹在身。寄居荒山中,妻子行负薪。癸卯春三月,京江重问津。维舟即相访,奇穷果无伦。颠毛种种白,颜面黑且皴。破帽与敝衣,何减百结鹑。况当十九日,言之鼻酸辛。仍往北顾山,乱石迷荆榛。旅人不敢上,一恸何繇申。是夕返我寓,呼童采江蘋。取酒酹灯前,心曲难具陈。回思廿年事,惘如梦中因。夜半作此诗,龙钟泪沾巾。
送杨皞东归。唐代。卢纶。 登楼掩泣话归期,楚树荆云发远思。日里扬帆闻戍鼓,舟中酹酒见山祠。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书欲寄谁。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十五 会心处。明代。胡应麟。 聚书三十冬,插架三万轴。开卷时忻然,三公岂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