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岁岁展重阳。作健逢辰草草,对客偶称觞。
却喜西风朔雁,为我横空飞白,飘逸两三行。欲寄伊人远,宛在水中央。
声前句,身外事,漫商量。东篱一笑千载,心迹两相忘。
谁信青山独往,又恐红尘不到,冉冉送流光。且进杯中物,天运任弓张。
水调歌头 其一。唐代。苏渊雷。 秋菊有佳色,岁岁展重阳。作健逢辰草草,对客偶称觞。却喜西风朔雁,为我横空飞白,飘逸两三行。欲寄伊人远,宛在水中央。声前句,身外事,漫商量。东篱一笑千载,心迹两相忘。谁信青山独往,又恐红尘不到,冉冉送流光。且进杯中物,天运任弓张。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属苍南县钱库镇)。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
苏渊雷。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1908年10月23日,苏渊雷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玉龙口村(现属苍南县钱库镇)。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央政治学校教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秃奴诗戏寄沈诚学。唐代。龚诩。 东村二八张小姑,鬓发油油如漆乌。朝朝不惜五更起,对镜千梳并万梳。争似吾家阿奴秃,落落数竿删后竹。一生不费膏沐资,日出酣红睡方熟。君家有婢亦如此,何幸少年犹有齿。夜寒聊取代汤婆,殊胜当年玉川子。
桂州腊夜。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秋夜饮。明代。王恭。 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卜算子。清代。梁启超。 衣袂满京尘,荏冉归无计。王粲登楼已百忧,那更连天雨。仙侠两蹉跎,有恨和谁理。红煼欢场宿酒醒,切切琵琶语。
醉桃源 题墨栀子团扇寄云姜。清代。顾太清。 花肥叶大两三枝,香浮白玉卮。轻罗团扇写冰姿,何劳腻粉施。新雨后,好风吹,闲阶月上时。碧天如水影迟迟,清芬晚更宜。
闻报。明代。张弼。 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