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送友人归。唐代。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您鬓发如雪,年事已高,呼唤渡船,在烟水迷离的浙江之滨。
正值落花时节。我们举杯惜别,别后看明月朗照,千里同心。
您像凤凰,志在腾身浩渺的太空;我似麇鹿,生性喜爱幽静的山林。
分手后我徒然回头远望。却只见幽暗的丛林笼罩着烟云。
1、雪满簪(zān):即满头白发。簪:古人用以绾结长发的物件。
2、浙江:水名,此指钱塘江。浔(xún):水边。
3、花落:指暮春时节。
4、凤凰:传说中鸟名,品性高洁。身宇宙:即凤举,意举止高尚。
5、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传统中神奇吉祥的物种。古人将麋鹿换角当作万物复苏、四季更替的标志,甚至还用糜鹿角来占卜凶吉。
6、冥冥:昏暗朦胧的样子。
参考资料:
1、张学文评著.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长征出版社,2007.1:第344页
2、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79页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在暮春的某一个傍晚,送别一位年事已高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别后,恐怕永无相见之日。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十分沉重和迷乱的心情。
参考资料:
1、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1238页
2、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79页
首联切合题目,写友人的形象和送别的地点。友人年事已高,满头如雪的白发,是一位皤然老叟。友人归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点是在浙江边,这两句各自构成一幅简单的画面,迎风飘拂的白发和烟水迷离的江面互相映衬,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颔联作为首联的补充,点明送别的时节和情景,暮春时节,群芳凋零。花落花飞,红消香断,诗人本已感慨丛生,更何况在此落花时节,友人要千里归去。与友人就此握别,何日重逢,能否再见,均未可卜,此情此景,令人黯然神伤。只有这临别的一杯酒,也许能略壮行色,并可将恼人的离愁别绪冲淡些。对句即从眼前实景推开一层,虚写抒情,是劝慰朋友,也聊以自慰,不要为别离过分感伤,虽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皎洁的月光。语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意。一二两联多系实写,故颈联纯从虚处着笔,避免了文情的板滞。这一联以两个精整的对句,写友人、也是自己的抱负和志趣。诗人送别的友人是谁,这位友人的性格节操以及千里归去的缘由,一二联均阚而未提,但从作者送别的深情厚谊,隐然可见这位朋友的高尚人格。这两句便点明友人此行是归隐山林,因而可以推测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当在宋亡以后。上句以《庄子》中背负青天高飞九万里的大鹏来比友人放情江海作逍遥游。下句以山林麋鹿喻友人的疏野之性。两句既是赞友人,也是自喻。但是郑思肖系心家国,就在元兵已南下,南宋王朝濒临绝境之际,还以极大的义愤,叩阍上书太后、幼主(恭宗),激昂慷慨。所以他与友人此时的离世高蹈,决不是性喜山林,而是表现了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
尾联勒回,关合“送别”,在友人的归帆渐远渐隐之际,回眸凝望,只有烟雾萦绕的林木,昏黑幽暗,深不可测。“冥冥烟树深”,是写景,也暗示作者在易代之际心情的沉重和迷乱。这是诗中写景之句,富于象征性。它深化了诗的意境,余音不尽,具唱叹之致。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自花埭至羚羊峡 其四。清代。谢兰生。 小渚不盈掬,犹留昭谏名。入山愁夜雨,归策喜天晴。金粟香薰袖,瓀珉翠满罂。嗟吾二三子,曾阅化人城。
初夏即事寄鲁望。唐代。皮日休。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胡饼蒸甚熟,貊盘举尤轻。茗脆不禁炙,酒肥或难倾。扫除就藤下,移榻寻虚明。唯共陆夫子,醉与天壤并。
公安。宋代。黄大受。 市人屋井底,栋与江堤平。大江压堤来,浩浩势欲倾。古堤腾长蛇,独与江争衡。积流增巨涨,飘突万马惊。油可与之合,盘涡沸淜腾。折旋声汹涌,吞汲翻长鲸。微茫隔岩村,百尽崩沙赪。中流有行舟,来往如飞蝇。巨风携银山,性命鸿毛轻。设险护东南,天巧如揭绳。用武莫若荆,豪雄所交争。玄德欲兴刘,於焉深经营。坐据此要湍,进退窥敌情。时事一阨塞,拂衣开西扃。至今闻西偏,城治作丘陵。汤汤横乎前,何畏百万兵。善卫保其吭,坐待其师崩。更能用吾长,谈笑收其赢。何者非神机,用之须人英。机略失所用,山种无常形。休兵不敢论,凄咽含余情。
谕宝二首。唐代。元稹。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珠穿殷红缕,始见明洞彻。镆铘无人淬,两刃幽壤铁。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骥跼环堵中,骨附筋入节。虬蟠尺泽内,鱼贯蛙同穴。艅艎无巨海,浮浮矜瀎潏。栋梁无广厦,颠倒卧霜雪。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羁绁。豫樟无厚地,危柢真卼臲.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舜禹无陶尧,名随腐草灭。神功伏神物,神物神乃别。神人不世出,所以神功绝。神物岂徒然,用之乃施设。禹功九州理,舜德天下悦。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栋梁庇生民,艅艎济来哲。虬腾旱天雨,骥骋流电掣。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此物比在泥,斯言为谁发。于今尽凡耳,不为君不说。
又六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金埒贮骅骝,银妆络马头。相逢狭斜道,并倚大长秋。何用知名姓,联翩入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