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于鳞慰哭子二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 谢庭三秀草,此夕九秋霜。埋玉丼憔悴,探环竟杳茫。寸肠存屡折,孤客斗谁强。为语西河泪,情今未可忘。
过武昌县作。清代。汪全泰。 鸡鸣关外绿波平,樊口潺湲水气明。疏柳不知陶侃宅,乱鸦遥下吕蒙城。兴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国晴。欲上南楼啸明月,飘摇书剑愧平生。
门有车马客行。明代。徐熥。 门有车马客,来从故乡陌。乍见虽可欢,道旧反不怿。试问旧亲宾,存亡异畴昔。别时诸儿童,于今皆半百。今时诸壮夫,多非故相识。旧人居新坟,新人居旧宅。里社既荒凉,市朝多变易。累累丘垄间,郁郁生松柏。离别才几时,光阴如此迫。静言思故乡,含情泪沾臆。
赠刘全真。元代。丁鹤年。 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中有学仙人,眉白双眼碧。餐霞衣云雾,凝神鍊精魄。狞龙及猛虎,视之如虮虱。功成朝紫皇,名隶丹台籍。幡然汗漫游,飞行隘八极。沧海重扬尘,蟠桃几结实。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乃知大还资,不离婴儿质。蚩蚩世间人,斲丧良可惜。
次韵子永雪後见赠。宋代。范成大。 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九陌泥乾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憩易龙喜雨。明代。黄衷。 马首先收四野尘,千峰浓润上嶙峋。乍听声在庭前树,不觉欢腾陌上人。滇海亭台应有记,雷塘山水定无神。从来风雨缘时令,谁道阴晴总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