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陵,著名儒学家文学家,擅长做赋,代表诗作《秦镜》。仲子陵活跃于中唐大历、贞元年间。幼年读书峨眉山神水阁,勤学励志,精研《礼记》等著作。仲子陵是当时巴蜀少有的儒学家兼文学家, 在学术及文学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对赋的创作, 在中唐的赋家中其创作数量可观, 对中晚唐律赋创作亦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赋作语言平易, 启晚唐律赋散化倾向的先声,而且律赋创作题材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仲子陵也是有唐一代著名的礼学家。
唐时,峨眉山下出了一位在朝廷任职的大官叫仲子陵。他开始在大历中朝廷举贤良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后来官至郡部司门员外郎。据说,每当他在朝廷议论朝政时,滔滔不绝,没有人能驳倒他,于是他深得皇帝的赏识。
仲子陵不愿久居京城,年老之后,他决意辞官回故乡。他荣归故里的消息传到了峨眉县,百姓都以为这位皇帝身边的要员一定是高车驷马,装不完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谁知仲子陵回来时,轻装简从,除日用之物外,只带回几盆兰草。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还记得,这些兰草还是当年从峨眉山上采去的!家乡人都知道,仲子陵出身寒微,家境清贫,十八岁那年,他独自来到峨眉山神水阁,刻苦攻读。这时,他就爱上了峨眉山中的幽兰,后来下山时,还随身带回几盆兰草。在他被朝廷选为贤良之后,又随身将兰草带进京都。
他平生爱兰,喜爱幽兰高洁的品格,还写过一篇著名的《幽兰赋》以明志,赋中写道: “兰为国香,生彼幽荒,贞正内积,芳华外扬。”到京城当了那么多年官,如今归来,除换洗衣物之外,还是当年那几盆兰草。他的人品操行就不言自明了。
后来才知道,仲子陵辞官归隐时,拒绝了皇帝的封赏。因此他回家后,同家人一道躬耕自食,清贫简朴。仲子陵在峨眉故乡去世了。他死后,许多人这样想,他生前也许是财不露白,如今死了,就再也包不住了。
人们到他家一看,都惊得瞠目结舌,原来仲子陵留下的遗产是:书籍满屋,白酒数斛,还有幽兰几盆,如此而已。
夏夜宿万寿观万花园次友人李唐英韵。明代。黄仲昭。 夏夜琳宫里,开轩面面清。池幽荷簇锦,庭净月铺琼。修竹弄晴影,疏松起籁声。无端青草梦,尽向此中生。
送秦太守廷韶。明代。谢铎。 江湖姓字十年期,雅韵清怀众所知。念我故非萍水合,对君真重竹林思。郎官岁久犹为郡,刺史名高不在诗。南去邵陵应咫尺,甘泉春老有新枝。
晚秋感怀。清代。张元升。 霜浓日瘦半溪阴,一片西风百感侵。穷海天高寒鬓影,空山木落老秋心。年荒贫病坚辞鹤,灶冷凄凉泣问琴。却叹吟残重岑寂,更谁载酒过花林?
寄顾蟾处士(好于山水)。唐代。齐己。 久闻为客过苍梧,休说携家归镜湖。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十一。宋代。释绍昙。 黄河清,圣人生。体天行健,浚哲文明。率土更新尧舜化,八荒无地著欢声。
西江月(春半)。宋代。朱淑真。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赋得花发上林。唐代。周渭。 灼灼花凝雪,春来发上林。向风初散蕊,垂叶欲成阴。人过香随远,烟晴色自深。净时空结雾,疏处未藏禽。菶茸何年值,间关几日吟。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